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状态  >>  正文

"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比赛二等奖作品展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06日

蓝莓梦想的教育旅程--我的教育故事

                                                交通运输系 朱倩倩

作为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教师,2024年上半年,我带领20高职新能源汽车班的三名学生——王浩、李爽、孙旭洲,第一次参加了连云港市创新创业大赛。尽管他们的专业是新能源汽车,与农业毫不相关,但我们决定挑战蓝莓的种植与销售项目。这不仅是学生们第一次涉足农业领域,也是我第一次指导学生们走出课堂,真正踏上创业的道路。这次比赛的经历不仅成就了学生们的成长,也让我作为教师深刻反思了教育的意义。

跨界挑战的开始

当我第一次向班里的学生提出参加连云港市创新创业大赛的想法时,学生们既兴奋又紧张。毕竟,他们的专业是新能源汽车,而比赛要求的是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商业项目。经过数次头脑风暴,结合连云港黑林镇适合蓝莓种植的地理优势,我们最终决定选择蓝莓种植与销售作为项目主题。这一跨界的挑战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也让我看到了教学中的无限可能。

蓝莓种植项目不仅是对农业技术的探索,还包含了营销、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需求。学生们开始学习如何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研究蓝莓种植技术,分析商业模式,并制定销售策略。对于从未接触过农业领域的他们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正是这种挑战,让他们有机会走出课堂,真正接触社会,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全力备赛:从零到一的蜕变

决定参赛后,我们马上投入了紧张的备赛工作。从最初的项目构思,到后期的项目计划书撰写,每一步都是在探索中前行。王浩主要负责项目技术部分,包括蓝莓的种植方案设计和灌溉系统的研究;李爽则担任财务和市场分析的工作,她通过学习如何撰写财务计划书,逐渐掌握了企业财务预算的基本框架;孙旭洲作为团队的演讲者,负责项目展示和汇报PPT的制作,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不断打磨。

在备赛过程中,学生们展现出了无比的热情。为了保证项目质量,他们放弃了休息时间,常常在教室里讨论到深夜。在40多个夜晚里,我们一起修改了十几版PPT,每一个数据、每一个图表都经过反复推敲。学生们的坚持和耐心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看到了他们从最初的生疏到逐渐成熟的变化。

共同面对困难与成长

在比赛的准备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面临时间紧迫的压力,还要克服各种技术和实际操作中的难题。例如,王浩在研究蓝莓灌溉系统时,遇到了技术资料不足的问题,但他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通过大量查阅资料,并向农业技术专家请教,逐步找到了合理的解决方案。李爽在制作财务计划时,面对复杂的数据分析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但经过数次尝试后,她终于掌握了财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

而我作为指导教师,除了帮助他们解决专业问题外,也不断鼓励他们坚持下去。我深知,比赛不仅仅是为了赢得奖项,更是为了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会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在失败中找到改进的方法。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让学生们通过实际的经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坚韧的品格。

赛场上的表现与收获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准备,比赛的日子终于到来了。站在赛场上的那一刻,学生们不再是当初那些对蓝莓种植一无所知的新人,而是已经在项目中历练出的创业者。王浩自信地展示了蓝莓种植过程中如何利用现代化灌溉技术提高产量,李爽详细讲解了项目的财务模型,孙旭洲则以流利的表达展示了团队的商业计划。

经过一番拼搏努力,团队如愿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比赛结束后,三位学生也深刻地认识到,创新创业不仅仅是一时的激情,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学习。在比赛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如何整合资源、如何进行团队协作,也体会到了坚持和付出带来的成就感。

师生共成长:比赛中的教育感悟

创新创业比赛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更为宝贵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与三位学生共同经历了挑战和磨炼,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在准备的每一个细节中,学生们逐渐从最初的迷茫走向坚定,从稚嫩的学生蜕变为有勇气、有想法的青年。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更多的教学经验,进一步思考教育的本质。

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引领。在比赛的过程中,我看到学生们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目睹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努力。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在教室里授课,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探索自我,激发他们的潜力。通过比赛,我也更加坚定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理念,深知通过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们在真实的环境中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理念的升华:以赛促学,教学相长

这次比赛让我更加坚信,比赛是教学的一种延伸,能够让学生们在课堂之外获得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比赛则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绝佳平台。通过比赛,学生们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中,真正感受到创新和创业的力量。

我逐渐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成长为能够应对社会挑战的有用之才。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技能,更是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应变能力。

结语: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创新创业的经历让我和学生们在不同层面上都实现了蜕变与成长。这次比赛是我教学旅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让我看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无限可能。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不仅仅是在教室里传授知识,更是要通过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们发现自己的潜力。

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秉持这一理念,帮助学生们在实践中成长,让他们在比赛和真实项目的锻炼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方向。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次新的启示,而此次蓝莓创业的故事,也只是我们共同成长道路上的一个开始。

 

 

 

                 我的教育故事

                             经济服务系 江雪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守正与创新,是青年该有的作为。身为一名职业学校的青年教师,面对“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新时代育人要求,我觉得咱们的德育工作还得再做得细一点,做好陪伴者,做好引路人……说着说着就想到了班级发生的小故事。

“老师,我受不了了,我想回家!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电话中传来一阵哭声,不,是一片哭声……原来,这是疫情期间留宿在校的小月打来的“求助”电话。2022年3月5日,连云港突发疫情,肆虐的奥密克戎打乱了所有港城人的宁静生活,而我班上有八位同学因为周末没有回家而就此经历了一段长达一个月之久的“在校隔离”生活。

是啊!夜深人静时分最是人脆弱无助的时候,更何况是一群疫情期间没有家人陪伴在身边的孩子啊!我赶紧切换视频,心疼地开导起这八个梨花带雨的孩子,“别慌,别急,你们看,现在确诊人数每天都在减少,已经是个位数了,说明咱们连云港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很到位,马上就会迎来胜利的!而且,咱们学校可安全了,是一片‘绿洲’,这可是多少人渴望的颜色呢!我呀,现在连门都出不去,每天只能眼巴巴的朝着窗外望,你们可好,学校供给你们沉浸式享受春景;还有还有,学校食堂最近又给你们加菜了吧?你看,小月的脸都圆了……”听到老班真诚而又幽默的开导,八个小伙伴不禁笑了起来……挂断电话后,我又做琢了磨起来。

“这个事情还没有结束,疫情一天不结束,学生们还是会有思想上的波动的,得想办法解决!”思索了一会,我把学生的诉求反映给了系部,建议学校分时段、分片区的给学生提供散步、放松的机会;合理延长网络提供的时间;加强在校临时班主任与班主任信息反馈的及时性……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主动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为青年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疫情期间,无论是居家防疫还是在校隔离的学生,都会有情绪上的波动,“我还可以做些什么呢?”我想到了班级的宣传神器——公众号!起初,创建班级公众号的念头是源于我在管理工作中发现,这群从小就生活在信息时代的网络原住民们,他们对网络运用能力较强,爱展示自己,也爱探索新事物,于是便创建了班级自己的公众号,打造一个平台让同学们去发挥,去创造,去施展才华!果不其然,大家摩拳擦掌,个个“斗志昂扬”,每期主题一公布,各小组就内卷起来,第一组这边创作了精美的文案;第二组那边就把VLOG搬上了视频;第三组暗暗发力,绘制出一幅幅手绘图文……总之,期期精彩,篇篇优秀,每每都让我由衷赞叹“00后的创造力真是了不起!”,家长们也欣慰的看到孩子们在校的学习情况和精彩表现,而孩子们在制作公众号的同时,也将职校生积极昂扬的精神风貌呈现给社会大众,收获了满满的肯定与鼓励!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次,就让这八个孩子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呈现校园的防疫生活和心得吧!就这样,“青年之担当,是‘毅’不是‘疫’”的主题诞生了,几位同学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给了读者,传递了积极乐观的心态,也凸显了青年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这期内容出的好治愈啊!我突然觉得自己挺了不起的!”小月开心又骄傲的说。是啊,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趁热打铁,我又想好了下一期的主题了——“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让全班同学们一起参与,一起感受春和锦明,期待四海相逢终有时。

新时代给我们职业教育创造了更好的平台,也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挑战,我们青年更是要激发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青春智慧; 要创新管理模式,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永葆进取之心,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技并修的工匠人才!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新时代对于教育者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的要求。“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我们倍感振奋,新实施的新《职业教育法》更是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青年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革故鼎新的勇气,坚韧不拔的定力,真抓实干,奋勇向前,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接好时代接力棒,共助祖国繁荣富强!

 

 

 

习语润心田,教育绽芳华

                            团委 刘雨吉  

“教育者,国之大计也;教师者,灵魂之工程师。”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使者,是点燃希望之火的炬手。正如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充满诗意的教育征途上,教师的意义,深于东海重于泰山。

习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根本大业,是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础工程。”在习总书记的讲话中,我看到了教育事业的庄严和崇高,也感受到了教师的使命和责任。习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指出:“教师应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我想从这四个方面与诸君分享经验、共勉。

  1. 有理想信念,心怀家国

        习总书记曾强调,“教师要有理想信念,这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理想信念是教师的行动指南。教师要有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的信念,始终坚守教育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德育工作的这三年来,每一节班会课,我都会通过不同的班会主题,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时代发展。在一次主题为“匠心筑梦,工匠精神引领成长之路”的班会上,我邀请学生讲述艾爱国的焊接传奇、胡双钱的航空梦、孟剑锋的錾刻艺术、高凤林的火箭“心脏”焊接师、周东红的宣纸技艺等事迹,引导学生们理解工匠精神的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同时,我鼓励学生参加冬日社区铲雪、雷锋主题日宣讲、垃圾分类宣传、孤寡老人慰问、科技支农等社会服务与公益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见识,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想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作为职校教师,应以培养既具备精湛技艺又心怀家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用实际行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 有道德情操,德高为范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教师职业具有示范性和特殊性。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强调了教育家要有崇高的情操,关心、爱护学生,成为他们的榜样。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一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习总书记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课堂上,我会和同学们讲述叶圣陶、陶行知的事例,让他们明白先辈们的理念和情操;我会给学生们播放《觉醒年代》《大国工匠》的选段,引导学生树立热爱伟大祖国,奋勇报效祖国的信念。二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

  3. 有扎实学识,智慧育人

    习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首要的是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首先是要有一支有理论素养、业务水平高、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这表明教育家应该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扎实”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注重自身教育能力水平的提升。我会积极参加寒暑假的教师培训,与省里各地同行讨论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在每周的教研会上,和各系的教师交流沟通,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闲暇时间,我也会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教育书籍,学习前沿教学理念,并尝试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只有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才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深入地教育。同时,我注重自我反思。每一节课结束后,我都会花一段时间深思熟虑自己的教学过程,寻找不足之处,努力改进。我相信“反思”是教育者的自觉,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总结,明确教育目标,并不断完善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此外,我也注重将扎实的学科知识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有针对性地教学内容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如有对专业知识产生浓厚兴趣的同学,我会鼓励他们参加省、市、校各级技能大赛,争做技术小能手;我也会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讨论、分组教学等,并以奖惩的形式激励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有仁爱之心,躬耕不辍

    习总书记曾强调:“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教育家要有崇高的情操和仁爱之心,要热爱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 这表明教师应该具备关爱学生、关注学生发展的情感特质。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是独特而有价值的个体,他们具有各自的优点、需求和成长潜力。一要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我会在每天的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询问在校生活、同学关系、家庭情况等方面的内容,用实际行动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在我的课堂中,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并积极表达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例如,我会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的言辞,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二要保持正直,公平公正。在与学生互动时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给予每个学生公平的机会和评价。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我也注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学术方面的指导,我会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综合能力。正如习总书记所言,教育是一种启迪,要引导孩子们积极思考,独立思考,去发现他们内心深处的闪光点。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的力量,不仅在于它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与蜕变,更在于它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所承载的那份厚重与深远。作为工贸教师,应怀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始终秉承“阳光、谦逊、自强、奉献”的工贸精神,“雅言、雅仪、雅行、雅趣”四个方面贯彻我校“博雅养正”特色德育理念把文化自信融入学生的言、行、仪、趣中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有技能、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四有”学生,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争做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承担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的新时代职校生。